立秋养生,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去燥润肺降火

日期:2021-08-07  

随着时间的流失,季节逐渐进入初秋,初秋这段时间,夏暑还在,秋季干燥的气候又逐渐明显,这个时候暑湿容易入侵,让身体出现各种不适,如干燥咳嗽、痰多火气大等,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滋阴润燥、润肺降火,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多吃一些能够润燥的。

 



人体诸多穴位均有各自的养生功效,通过按摩、艾灸等中医手法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起到相应的养生作用。初秋季节,想要滋阴润肺、去燥降火,按摩下面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相应的功效作用。搭配相对应的功效型精油药油一起按摩的话,效果更加显著。

 



一:护肺养肺的七个常用穴位

 

太渊穴:位于仰掌、腕横纹之桡侧凹陷处。此穴位肺经原穴,补气效果最佳。有人觉得气不够用,有吸不上气的感觉,可以点揉太渊穴。

 



肺俞穴: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个穴位是与肺部有关的,常按摩这个穴位能调补肺气、清热补虚,肺俞穴大约在背部肩胛骨向背心最突出的位置。

 



鱼际穴:人体的穴位处,按下去总会有一些胀痛的感觉,鱼际穴是位于手掌上大拇指下方那团肉的中间,沿着指骨揉按下去有胀痛感的地方便是了,鱼际穴的功效是清肺泻热、利咽止痛,对于一些肺热疾病有治疗作用。

 



尺泽穴: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的凹陷处。是最好的补肾穴位。通过降肺气而补肾,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,高血压患者多是这样的体质,另外按压尺泽穴对于肺经引起的咳嗽、气喘、咳血、潮热、胸部胀满等很有效。

 



少商穴:这个穴位位于大拇指靠里侧指甲边界处,有清咽利嗓、开窍醒神等功效,能治疗肺热咳嗽、咽喉肿痛等症状。



孔最穴:孔最穴在人的小手臂内侧的中间位置,有清泻肺热、宣散肺气、凉血止血的功效,常按这个穴位能够帮助清除肺热、消肿止痛、清咽利嗓。

 



膻中穴:在两乳中间的位置,有宽胸理气、清肺止喘、舒经活络等功效,对于肺热咳嗽等一些心肺疾病有治疗作用。

 



二、人体清热降火的三大穴位

 

太冲穴: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,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。生气(肝火)时按太冲穴,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,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,说明肝火比较旺盛,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。

 



合谷穴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,并且中医讲“肺与大肠相表里”。如果你有牙疼、耳鸣、眼睛红肿、鼻出血、头痛、咽喉肿痛、便秘、发热、口干,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,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。





内庭穴:内庭穴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泻胃火。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、咽喉痛、鼻出血、口臭、胃酸、便秘都可以揉内庭穴,它的祛热、祛胃火效果非常好。

 



除了常按上面这些穴位,尽量避免吃生冷寒凉、烧烤、喝酒、油腻辛辣难消化的食物,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,才能更好地养好脾胃。除了要远离秋燥和暑湿,还要注意健脾祛湿,如足三里穴,常按揉可以健脾。

 



现在天气虽然依然炎热,但很快处暑就要到来,慢慢地气温会逐渐降下来,秋燥也会随之而来,因此不可以掉以轻心,平时多吃一些润燥养肺的食物,如冬荷煲老鸭、辽参西洋参汤、鲜鲍石斛汤、双莲百合枇杷汤、银耳红枣枸杞汤等食物,可以帮助抵御秋燥。

 



“生命在于运动”,除了穴位按摩和饮食方面外,平时也要注意适当的运动,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,这样才能更好的调理好身体,让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,减少疾病的产生。